白茹 發表於 2015-7-13 14:20:57

大咖拍賣張皓,不會coding大陸尋人的徵信藝術家不是好創業者

前段時間,我寫過一篇文章——《這是移動互聯網的盛世,古董行業的改造才剛剛開始》——表達了藝術收藏圈跟不上移動互聯網浪潮的擔憂。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現在多數收藏圈的從業者,要么處於看不起、看不懂互聯網的階段,一心只在熟客圈子裡玩;要么處於有心觸電,卻只是簡單地把線下模式搬到網上的階段。為什麼會這樣?我問了一圈,創業者們的回答中有一條是共通的:“既懂收藏又懂互聯網的人太難找了。” 大咖拍賣創始人張皓,或許就是滿足條件的一個。不會coding的藝術家不是好創業者張皓的經歷有些“奇葩”。出生藝術世家的他,求學期間毫無意外地走上了藝術的道路。在安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畢業後,張皓隨即去往安慶大學執掌教鞭。教學之餘,張皓注意到藝術高考漸熱的趨勢,自己開始創辦線下培訓機構。開辦培訓機構期間,張皓意識到這類需求其實很旺盛,轉而有做線上平台的想法。就這樣,張皓於2005年創辦了中國第一家藝術教育類門戶網站——中國藝考網(域名已停用)。經營中國藝考網,幾乎是張皓一個人完成了全部工作。從前端、後端,到網站內容填充、運營,忙忙碌碌了一兩年後,張皓的初次創業以網站被收購結束。而用張皓的話說就是:“這次創業除了練就了自己半吊子碼農的本事,另一個收穫就是堅定了自己觸網的決心。幾年沒寫代碼,現在做大咖拍賣,前端、後端代碼的基本邏輯還是能看懂的。”而在我看來,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張皓成了腳踏藝術和互聯網的“非主流”藝術家。隨後,張皓進入南京大學攻讀藝術碩士,繼續求學之路。在此期間,以人人為代表的SNS網站大熱。2008年,張皓創辦了中國第一家SNS模式的當代藝術家社交網站—— 蜂巢網。在蜂巢網上,聚集了一批一線藝術家,他們互相交流、碰撞關於藝術的看法。其中,艾未未就是最為活躍的藝術家之一。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因為藝術家的言論較為前衛,蜂巢網一年中被封了多達30多次。隨後,張皓不再打理蜂巢網。“模式不對,也沒有精力打理了,現在蜂巢網已經成了一個標本。”但其實這個“標本”到今天都還是活的,依然有用戶在上面發帖討論藝術。藝術品電商初體驗大咖拍賣並不是張皓首次接觸藝術品電商。2012年,張皓以訪問學者的身份來到央美。在此期間,張皓近距離接觸到了北京的藝術品市場,他開始琢磨為藝術家賣畫。2012年,張皓創辦了ArtTact.com(智藝網,現已轉為大咖拍賣)。按照張皓的設想,智藝網是一個藝術品銷售平台。不過很快他就發現,硬生生地將藝術品標個價格甩在上面,結局就是有價無市。最終,智藝網和當時一票藝術品電商平台一樣默默歸於沉寂。不要冷冰冰的數字就在張皓探索新的藝術品電商模式時,微信的興起給了他思路。“當時我是把自己定義為一個藝術電商的創業者,我一直在研究和嘗試如何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給更多優秀的藝術家及藝術品尋找盡可能多的推廣和銷售機會。”傳統的畫廊一級市場、拍賣行二級市場基本上走的是熟客消費模式,而張皓想通過微信走出這個圈子。去年3月,張皓自己拉了一個名叫“大咖拍賣”的微信群。在沒有任何宣傳的基礎上,張皓拿出了6件藝術品進行拍賣。這次拍賣效果出乎意料的好,2個小時後,6件拍品以均價800元的價格賣出。正是這次無心嘗試,讓張皓看到了微信拍賣的潛力。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張皓開始持續在微信群裡進行拍賣,截止到去年年底,大咖拍賣通過這種方式共賣出了426位藝術家的約2500件作品,總交易額達到1009萬元。與此同時,大咖拍賣的微信群用戶也在快速增長。“現在大咖拍賣群裡有藝術品交易鏈上各個部位的人群,消費者、藝術家、物流、畫廊、拍賣行……總人數過2萬,其他渠道的粉絲加起來有10多萬。”而根據我“潛伏”在大咖拍賣群的經歷,每天大咖拍賣群都會有專場拍賣活動,拍賣的模式也是線下拍賣的“袖珍版”:有大咖拍賣的員工作為主持人,首先進行拍品和藝術家背景的介紹預熱,然後每隔一段時間進行拍品報價,並有結拍提醒,支付問題也在張皓與微信支付負責人耿志軍商談後得到解決。收費模式則是收取買、賣方5%、15%的佣金,而傳統拍賣行佣金比例是買賣雙方各約17%。此外,為了讓用戶有更多在微信群活躍的理由,大咖拍賣還會在群裡進行跨界微訪談直播節目——“咖咖有理”,每週邀請一些不同行業的專家一起探討藝術相關的有趣話題。而當我問張皓為什麼微信拍賣可以走紅的時候,張皓告訴我:“氛圍是很重要的一點。現在很多線上藝術品拍賣或直購,只有冷冰冰的價格數字,很難激起用戶的消費慾望。而微拍模擬了線下拍賣場熱鬧的氛圍,很多人在刺激下都會互動起來。”很多消費者覺得這種方式有人氣,很好玩,開始進行口碑傳播。“大咖在早期完全沒有進行宣傳,基本都是消費者自傳播。唯一的開銷可能就是發紅包,這半年我已經發了6萬多紅包了。”張皓笑著說。張皓告訴我,根據大咖拍賣微拍的經驗,有80%的消費者是首次購買藝術品,這也讓他堅信一點:普通人消費藝術品的慾望一直都在,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釋放渠道。張皓還給我舉了一個例子:即使在當下中國,依然有70%的家庭會有一些老物件,哪怕是郵票。這說明中國人的收藏慾望一直都有,只是潛伏了起來。在大咖拍賣的示範作用下,現在有很多個人微拍。一些傳統大拍賣行也開始進行互聯網化試水,比如保利拍賣投資的藝典中國,以及嘉德拍賣在做的嘉德在線等。而我觀察了一圈後發現,真正改變藝術收藏圈人思維的的確是微信。抓住這2萬人“不管大咖拍賣的產品形態是怎樣,現有的2萬用戶才是大咖的根本。”張皓在與我交談時,非常強調這一點。“正因為有這分佈在交易鏈各個部位的2萬人,大咖拍賣不論是上游徵集拍品,中間拍賣交易,還是最後的物流體系,都有了保障。”大咖拍賣在公司化運作後,依然把重心放在了這群人身上。從正在內測的大咖拍賣App上也可以看到,其中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保有用戶在線溝通、聊天功能,將微信拍賣的經驗移植過來。張皓在搭建團隊的時候,也特別在意招攬技術人才。現在大咖拍賣團隊有18個人,其中技術人員就有11個,“互聯網屬性”要比我觀察過的其他藝術品電商團隊濃郁得多。“能否保證將微信拍賣的場景移植到App上是很重要的一點,所以我們沒有採用開發外包這種比較常見的做法。”擁有了覆蓋全交易鏈的2萬多精準優質用戶社群的先發優勢,讓張皓有了不少底氣。“現在大咖不懼怕任何競爭對手,因為現在已經很難再聚集這樣一批人了。”要做連接消費者和藝術品的底層服務商對於大咖未來的定位,張皓表示,“大咖不會和畫廊、拍賣行搶生意,我們只做平台級別的底層服務。畫廊的日子現在也不好過,拍賣行也有約60%的流拍品需要二次盤活,我們希望協助他們能通過移動拍賣的方式獲得更多的交易機會,這也是畫廊、拍賣行願意和我們合作的原因。”“同樣的,大咖也會專注做專業市場,雖然珠珠串串的東西可能利潤很高,但是真偽問題難以保障,那樣會傷害到大咖的企業形象。事實上大咖一直和拍賣行、畫廊合作,而不支持藝術家自己上傳藝術品,也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我們希望的是能對古老的線下拍賣體係有所改良。現在大咖拍賣也正在和一些大拍賣行洽談,希望今年秋拍的時候就夠嘗試線上無縫競拍,不再需要電話委託這類的繁瑣服務。”對藝術家而言同樣是有利的。因為藉助大咖的曝光,能夠讓一些蒙塵的藝術家得到消費市場的認可。張皓在早些時候曾經講過一個例子。一位在西北師範大學執教的老先生,雖然在蘭州地方上算是很有名望。但是由於老先生的藝術風格相對當地保守的主流藝術風格顯得非常當代和另類,結果並不為市場和外界所認知。但是張皓在看了老先生畫作之後十分震撼,並組織了一場名為“水墨西北-王宏恩水墨作品”的移動拍賣專場。結果競拍火爆,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與者無不為老先生的作品所折服,最終上拍的小幅水墨作品以接近7000元一平尺價格全部成交,最貴的一幅一平尺多的作品賣到1.5萬人民幣。老先生很快為全國許多藏家認知,作品均價也從以前從來沒有進入過市場達到將近7000人民幣一平尺,這已經到很主流的名家的價格水平了。消費者更是張皓屢屢提及的。正如前面所言,張皓相信普通人也有藝術品消費的慾望,只是苦於以往這個領域只在圈子裡玩,門檻太高。張皓希望和一、二級市場專業機構的合作,讓消費者通過大咖就能“一秒遇見5000家拍賣行”。為了實現這一點,大咖開始謀劃和海外畫廊、拍賣行合作。張皓介紹,大咖拍賣的董事龔繼遂教授現在是中央美術學院的教授,前蘇富比中國書畫部主任,他會給大咖對接引入很多海外藝術資源。張皓告訴我,不僅是中國人可以購買海外藝術品,海外對於中國藝術品同樣需求旺盛。但是海外市場的物流問題,依然是大咖面臨的難題。事實上,海外拍賣行也在進行互聯網化的試水,蘇富比和eBay合作成立了藝術品拍賣專區,佳士得也有自己的線上拍賣業務,包括前一階段融了4500萬美元C輪的Auctionata。不過張皓看來,這些海外拍賣行其實做的也很簡單,只是把線下模式搬到線上,這也給了大咖拍賣在海外市場的機會。未來,大咖拍賣還會不斷開放新的品類,紅酒、珠寶等珍奢品也在考慮當中,還將推出藝術品金融方面的產品。而當我問到張皓為什麼大咖不從專業市場向珠珠串串等下端市場俯衝時,張皓表達了他對藝術品消費趨勢的看法:“我認為未來的藝術品消費趨勢一定是時尚化的,會和其他時尚奢侈品越來越靠近。”大咖拍賣的400萬人民幣天使來自豐厚資本和其他個人投資者。目前大咖也正在尋求A輪融資,希望藉助資本的推動快速樹立品牌。Ps:大咖拍賣正在招靠譜前端、iOS攻城獅,有興趣的童鞋可砸簡歷至info@arttact.com。原創文章,作者:feng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咖拍賣張皓,不會coding大陸尋人的徵信藝術家不是好創業者